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人员流动频繁,聚集性活动增多,易增加呼吸道、肠道传染病等传播风险。5月5日,副市长宋磊深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、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督导“五一”假期后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。
宋磊一行实地抽查教室、食堂、宿舍楼等重点部位日常消杀和校医室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落实情况。他指出,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,卫生健康工作要从“以治病为中心”转变为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”,这深刻体现了预防工作在卫生健康工作中的重要地位。一要认清形势,绷紧防控之弦。春夏交替之际是流感、手足口病、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的高发期,假期师生跨区域活动频繁,防控压力不容忽视。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返校后传染病防控工作,一定要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落实落细传染病防控各项要求,坚决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。二要突出重点,筑牢防控屏障。返校后一周内是传染病防控关键期,要突出重点领域、重点环节、重点人群,充分发挥好辅导员的作用,动态掌握返校师生健康状况,引导督促学生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出现不适及时报告;要做好食堂、教室、宿舍、公共卫生间等重点区域的消杀工作,消毒液一定要按照科学配比配制使用,确保发挥好消杀的阻断作用;要发挥好校医室的疾病监测哨点作用,校医要提高对常见传染病诊断识别的敏感性,对每日就诊学生进行统计分析,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处置。三要压实责任,健全防控机制。继续做好节日期间的值班值守工作,落实好领导在岗带班、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的工作要求,为“五一”假期站好最后一班岗。卫健、疾控部门要加强同教育部门联合协作,不断总结推广前期工作中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,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控要求和工作措施,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流行;教育部门要落实行业监管责任,督促学校将防控措施融入日常管理;学校要履行主体责任,坚持预防在先,提升学校的疫情防控水平,保障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安全。